“若尘”最新网址:http://mingrenguo.net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若尘 > 历史军事 > 奋斗在盛唐 > 第1309章:剑拔弩未张

第1309章:剑拔弩未张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好书推荐: 妻妾同娶?改嫁王爷后我宠冠京城 东京泡沫人生 重生天灾: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 大国实业 道爷要飞升 银河纷争:我重现人类荣光 网游:什么法师!你爹我是火箭军 搞化学的不能惹 长生仙游 漫维游记

宰相们心说,崔耕是缺心眼了,才会想李旦害死。天下哪有长生不死之人?恐怕最不想李旦死的就是崔耕,最想他死的就是你这个乖儿子李隆基。

但是,尽管是真么想的,李隆基都把“杀父之仇,不共戴天”拿出来了,谁敢乱说话啊?

张说见机得快,道:“自古出兵,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。微臣不才,愿写一篇檄文,晓谕天下,令天下的忠臣义士共讨崔耕这乱臣贼子!”

姚崇道:“这调动兵马之事,微臣兼理兵部尚书,当仁不让。”

张九龄道:“微臣为户部尚书,当尽力筹措粮草军饷,供大军使用。”

魏知古道:“微臣主管工部,但凡朝廷兵马兵器不利,甲胄不坚者,唯微臣是问。”

四名宰相相继表态,李隆基斜眼撇向宋璟道:“宋相,你说呢?”

宋璟之前和崔耕多次合作,关系不错。他知道李隆基在怀疑自己,慨然道: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,微臣当然赞同陛下平定岭南道。”

“好!”

李隆基龙颜大悦,道:“既然诸相意见一致,那大家就依计行事吧。此番我大唐重归一统,诸君必定名留青史。”

众宰相齐齐跪倒在地,道:“愿为陛下效死!”

……

其实不只朝堂上的衮衮诸公,明眼人都看得清楚,随着李旦之死,崔耕失大义。朝廷定会尽起大军,除此心腹大患!

李隆基兵强马壮,以君伐臣,以天下敌一隅,胜算恐怕高达九成以上。

崔耕除了乃是当世名将之外,简直毫无优势,胜算着实不大。

还未开战,胜负已然分明。

朝廷的兵马调度没那么快,首先发难的,还是张说的那篇檄文。

此文一出,早有准备的永州都督张明匡,梧州都督张光印,吉州都督宋闻天,饶州刺史张笑夫,越州都督周扬帆,尽起本部兵马,围攻岭南道。

废话,必胜的仗谁不想打?必得的功劳谁不想捞?现在出兵,又不用和岭南道死磕,只要表明态度,就是大功一件。稍后,等着朝廷的大队兵马来到,就能吃的满嘴流油。

按说这个时候,崔耕最好的应对,是派出一支精锐,歼灭一支敌军,震慑其他人。

可是,崔耕眉头紧锁,思考了三天三夜,却下达了严守关隘,禁止主动出击的命令。

理由也是现成的,伤敌一千自损八百。朝廷有百万大军,光歼灭一些鱼腩部队有什么用?

还是留着有生力量,投入到最后的决战中。

其实这个理由,也就

是个借口。崔耕还是有些妇人之仁了,他一直简直一个信念,有了自己参与的历史,总不能变得比真实历史更差吧?自己又怎么忍心,掀起大规模的内战,沾染同胞之血?

当然了,要他放弃岭南道大好的基业,就此流亡海外,他也是不肯的。

说到底,若没后世的那些知识,崔耕就是一个有些急智的普通人,既做不到如同一些“雄主”那样的杀伐决断,也做不到像岳飞、李牧那样慨然赴死。

时间一天天地过去,眨眼间,就是一个月的时间。

咚咚咚~~

这一日,岭南王府外的鸣冤鼓在次响起。

这时候还有人鸣冤?

崔耕打发小九儿去看,不过,小九儿去的快回来得更快,面色微变,道:“王爷,您还是自己去看吧,大事不好了!”

“怎么了?”

“我说不好,您自己看看就知道了。”

嗯?

崔耕怀着满腹狐疑,出了王府,举目望去。

但见,封常清、郭子仪、安禄山、安思顺、哥舒翰、黄有为……等,岭南道诸武将,人人顶盔掼甲罩袍束带,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!

周兴、吴知、周利贞、林知祥、张元昌等文官,尽皆头戴乌纱,身穿袍服,手拿笏板,面色肃然。

更关键的,还

有郭元振和太平公主,穿着最为盛大的礼服,站在队伍的最前。

严格来说,他们只是崔耕的盟友,而不是手下。

“参见王上,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!

一见崔耕出来,众人齐齐拜倒。

这么多人行动一致,自己却毫不知情,崔跟这时候心中已经冰冷一片。

他没叫人们起来,而是沉声道:“尔等今日前来……可是要逼宫么?”

“没良心的,你这是哪的话?”太平公主可不惯着他,自顾自地起身,没好气儿道:“一夜夫妻百日恩,你还担心我造你的反?”

“呃……”崔耕脖子一缩,没接茬。

郭元振也道:“岭南王若不信任郭某人,尽管命人将我推出去斩首。皱一皱眉头,就算我有了二心了!”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新书推荐: 谍海游侠 爹,天冷了加件皇袍暖暖身 大唐:长乐请自重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晋血山河 朕真的不务正业 九州烽烟记 东周列国的故事 大晋: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万历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