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尘”最新网址:http://mingrenguo.net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若尘 > 历史军事 > 奋斗在盛唐 > 第1013章:棉袄与火炕

第1013章:棉袄与火炕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好书推荐: 妻妾同娶?改嫁王爷后我宠冠京城 东京泡沫人生 重生天灾: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 大国实业 道爷要飞升 银河纷争:我重现人类荣光 生娃!易孕体质!糙汉首长撩上瘾 网游:什么法师!你爹我是火箭军 搞化学的不能惹 长生仙游

在场的都是达官贵人,自重身份,自然没人肯试。

但他们都有仆从在外等候,功夫不大,就找了几个青衣小厮登台,换上了棉袄。

其时正是四月份,在魏州,杨柳不过刚刚发芽而已,气温相当低。

那些仆从换上棉袄之后,简直不舍得脱下来了。

在这个时代,人们是如何御寒的?对于富贵人家来讲,无非是多穿几件衣服。或者穿上“裘”,也就是羊皮、狐狸皮、貂皮等制成的衣物。

但是不那么富裕的人,就只能穿“袍”了。

没错,就是那个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”中的袍。这种袍,外面是麻布等各种布帛,里面装的……不好意思,主要还是麻。

在保暖性方面,棉花甩开麻十条街都不止。

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,小厮们脱了麻袍,换上棉袄,当然很快就了解到了棉袍的好处。

“这玩意儿好,真暖和啊!”

“不仅暖和,它还轻省呢!”

“就是不知这棉袄贵不贵,真想买一套啊!”

……

听了这几个青衣小厮的话,台下之人更是激动,眼睛简直能放出光来。

一个原因是,这几个小厮的主人,是被大家推举出来的,绝不可能作假。看来,棉袄御寒,真的非常可行。

另外一个原因是,大家对崔耕简直太佩服了。棉花大家都知

道啊,怎么就没人想出来,用它填充御寒呢?这崔二郎简直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。

人群中马上就有人问到:“敢问崔相,这棉花到底好不好种?亩产多少?”

崔耕道:“棉花种植起来不难,比麦子对土地的要求还低,大该……一亩地能产一百多斤吧。”

“一百多斤?造二十套棉袄棉裤都没问题?”

“确实如此。”

还有句话,崔耕没说出来,这才哪到哪啊。现在棉种不好,才只能产一百多斤。到了后世,棉花的亩产可是在五百斤以上。

但是,仅仅亩产一百多斤,就足够这帮子唐朝土鳖振奋不已了。这意味着,至少在穿着上,汉人有了在安东都护府扎根的条件。

稍顷,崔耕又给大家介绍了,如何在“住”的方面御寒。

这个法子也谈不上多么新颖,当初上古先民用“火窝子”御寒,就是火炕的原形。

现在崔耕依照后世的记载,将火炕的成熟模样拿了出来。

也别看这点小小的改进,现在生活最北边的民族,就是粟末靺鞨人(女真人的祖先)。

粟末靺鞨人的御寒措施,就是打洞。他们不盖房子,而是像挖菜窖一样,挖一个洞住进去,冬暖夏凉。

当然,住在洞穴里,舒适是远远谈不上了,这是没办法的办法。粟末靺鞨人中“穴

深为贵”,就是说,洞穴越深越大的人越尊贵。因为洞穴大了,燃起火来,可少烟醺之苦。

直到宋朝,火炕的技术传入女真,他们才开始在地面上建造房屋。

“稳作被炉如卧炕,厚裁棉旋胜披毡”,正是有了火炕和棉袄,女真人才算真正在东北地区立足,以至于席卷天下建立金朝。

现在汉人有了这两样法宝,在东北地区立足当无没问题。

同样地,这也意味着安东都护府的无主之地能够开垦,开始变得值钱了。

尤其是现在,天下人口滋生,土地兼并越来越烈,价格原来越高。这些达官贵戚,对于这些土地,简直是太渴望了。

崔耕的话音刚落,马上就有人道:“魏州遭了旱灾,自当减免赋税。某不敢因一己之私,让百姓受苦。现在我宣布,某的一百封户之税,今年就全免了。”

“我也要免税,不但今年的也免了,明年的也免!崔相,您就卖给我一千股吧!”

“我免三年赋税,要三千股!”

……

原来大家觉得十万股太多,现在却觉得,十万股太少!

关键是,安东都护府的无主之地太多了,比山东道以及河北道全部土地加起来,也不遑多让。

这十万股,代表着多大的利益?每股五十贯钱,简直跟白给一样!

现在不抢,那不是

脑子有毛病吗?

最后,还是崔耕一锤定音,就按照封户的比例,瓜分这十万股的股份。

至于那些没有封户的人也别着急,可以向这些勋贵购买。只要肯溢价,总能买得到的。

这就相当于,众勋贵有了拿股份套现的机会,其他人有了入股的机会,大家皆有所得,一阵欢声雷动。

李用良此时真是后悔得场子都青了,高声道:“我收回刚才的话!崔相您大人有大量,千万莫跟我一般见识啊!”

崔耕道:“哦?莫非你也想买安东都护垦殖公司的份子?”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新书推荐: 东周列国的故事 爹,天冷了加件皇袍暖暖身 大唐:长乐请自重 朕真的不务正业 晋血山河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大晋: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万历新明 九州烽烟记 谍海游侠